2016年将是化肥行业的洗牌淘汰年,成本高、亏损严重、资金困难的企业或将难逃厄运。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步加深和从事重体力劳动人数减少,粮食消耗缩减,粮食需求结构也在发生改变。石油价格低迷,工业品对粮食需求不旺,高企的库存及和持续托市收购政策均意味着去库存周期较长。
政策趋于收紧
目前,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化肥主要的生产国和消费国,氮肥和磷肥产能、产量、消费量居世界首位,并自给有余。王莹认为,在国内化肥应用过程中,过量施用、盲目施用现象十分普遍,亩均施用量21.9公斤,是美国的2.6倍,欧盟的2.5倍。同时,施肥结构表现出不平衡,重化肥、轻有机肥,重大量元素、轻中微量元素,重氮肥、轻磷钾,并因此导致肥料利用率不高,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35.2%,比欧洲低30个百分点。从全产业来看,发展仍不均衡,产能过剩矛盾突出,产品结构亟待调整,技术创新能力不强,节能环保和资源利用水平不高。
在此背景下,2015年国内化肥增值税恢复征收,运费、电价、气价方面的优惠政策也在逐一取消,国家对化肥行业调控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。2016年1月,包括化肥行业在内的19个行业被银行列入信贷压缩退出行业,原则上不断收回贷款,限制企业再贷款数量。
对此,王莹表示:“受此影响,依靠银行输血才能勉强维持的企业面临断贷、倒闭破产的风险;部分企业或主动退出;有效的金融资源从产能过剩行业和‘僵尸企业’抽出来,新兴产业和科技型企业将得到金融助力。从此可见,2016年将是化肥行业的洗牌淘汰年,成本高、亏损严重、资金困难的企业或将难逃厄运。”
|